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对新技术的出现都会抱有一种怀疑或者一种有可能出现漏洞的态度来看。例如,一个新技术推出时,在6、7年前的支付环境下,大家对用手机绑定银行卡都有着各种疑虑,但是现在,经过技术分发展和市场的培养,现在每个人的手机都会绑定一个账号,线下的支付场景非常非常多,人们都很少带现金出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
人脸识别技术也是一样,实际上人脸识别的技术已经到了一个成熟期,但是由于大众对这个技术陌生,所以大家对它还有一种保守以及怀疑的态度——这个是一定会存在的问题,所以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在人脸识别技术开始普及的这几年,巨头公司将会对这种技术进行大幅度的预热及积累,比如现在很多应用平台需要手持身份证拍照的实名验证、还有现在颜值的评分,都是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测试人脸识别这种技术。随着初级的测试不断完善,新一代的技术如刷脸去积分、刷脸支付、刷脸签到等将会得到更普遍的应用。当这些场景真正的进入到大众生活一段时间后后,很多事情就是水到渠成了。
从技术角度看,人脸识别的识别率早已经超过了人眼的水平,目前在金融、安防等领域正在拟定相关的行业标准。相比其他生物识别方式而言,人脸识别更为便捷不易盗取,人脸识别技术水平不能单一地用竞赛结果排名来衡量,毕竟现实生活场景中的环境因素和实验室里有限的数据集相比更为复杂也更具挑战性,这也是催熟人脸识别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动力。